国内首座新闻出版博物馆今日封顶
头条战略合作品牌
博信文博科技
今天(8月31日)上午9点48分,杨浦区定海社区138地块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国内首座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建筑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建设工程预计将于2021年春节前竣工。
据悉,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6层,分1个主题馆和5个分馆,涵盖出版机构、少儿读物、声像、艺术设计、印刷技术等内容。建成后的博物馆将以国家一级博物馆为目标,坚持“深耕传统、面向世界、拥抱未来”,以新颖的立意、厚重的实物、多元的手段,展示新闻出版的历史文化和事业成果,集“征集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产业创新”等于一体,打造新闻出版业文献档案中心、文物修复中心、创新发布中心和文创展示中心,填补国内没有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的空白;同时,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集中展示新闻出版业等数字传媒最新应用成果,联动区域资源建设国家级传媒基地,影响和吸引年轻人群,成为有热度、可活化的创新创业产业集聚区。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和出版业的发源地。据统计,1912年至1949年间,全国80%以上共300余家出版机构集中在上海;列入中国近现代学术名著的千余种图书,近95%为上海出版。经过百余年发展,上海构建了中国学术文化出版的制高点,确立了“中国出版重镇”历史地位。百年以来,张元济、陆费逵、史量才、胡愈之、邹韬奋、叶圣陶、赵家璧等上海新闻出版群星闪耀,大家辈出,风潮鼓荡,厚积薄发,积累了大量珍贵史料,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
上海是红色出版的重要基地。1920年8月,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印刷出版。1921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便在上海组建了自己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此后,在党的领导下,左联团结进步作家,创办《萌芽月刊》《前哨》《北斗》《文学月报》等多种进步刊物,创作出不少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作品。1938年,我国第一部全译本《资本论》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生活》周刊、《新生》周刊等进步书刊虽几经查禁,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仍然辗转出版了大批革命书籍,发出了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
上海出版也是海派文化的关键一环。正是上海出版强大的文化生产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融汇能力和辐射能力,海派文化才得以发荣滋长,枝繁叶茂,成为江南文化新的样式,并为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想象和可能。在上海成立一座与城市光辉出版历史和地位相称的新闻出版博物馆,是全国新闻出版人的多年夙愿。2003年,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启动筹建以来,藏品征集、学术研究等工作有序展开,出版馆刊《新闻出版博物馆》和专集、研究、史料三个系列文库,拍摄了230多位老新闻人、老出版人的影像视频和口述历史,数字化成果近14万页。
去年5月31日,市委宣传部与杨浦区签订共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协议,博物馆正式落户杨浦。身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杨浦拥有百年工业、百年大学、百年市政“三个百年文明”的底蕴,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杨浦以城市更新推动“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杨浦”变为“创新杨浦”。根据规划,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将和周边数字传媒产业基地实施一体化发展,市委宣传部支持将出版系统的各类资源和文化活动落地杨浦,推动形成国家级的数字传媒产业基地,并支持杨浦区建设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新闻出版业品牌产品、品牌活动的首发地。
仪式现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分别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在推进出版传媒创意产业、馆藏资源文献利用和保护、促进新闻出版文博事业发展等方面探索建立合作机制。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特色院校,双方将在人才共育、成果转化、共建研发、实习实践、学术研讨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如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战略定位、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在项目开发、人才储备、文化建设、产业发展提供教育与技术服务;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提供岗位实训指导、创新实践教育和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岗位;共同邀请行业、高校专家学者开展国内外的近现代出版史、印刷史、新闻史等相关研究。
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前身是原中华书局图书馆,作为和商务印书馆齐名的中国近代最大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图书馆到1950年藏书已达52.7万余册,这是百年前上海出版人举办公共图书馆、昌明教育、救亡图存的物证。尤其在“一二八”事件中,商务印书馆建立的远东最大图书馆——东方图书馆毁于战火,原中华书局图书馆藏书成为全国出版系统硕果仅存、最大的单体文物。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中,将以专门的展厅完整展示这部分文物,同时,双方将在整理出版、学术研究、展览陈列、数字化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推动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利用和保护。
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以上海近代印刷发展史为时间主线,通过上千幅珍贵历史照片和实物,综合介绍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及印刷所等中国主要出版印刷企业的历史变迁、发展概况和为振兴民族印刷工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我国出版印刷事业所做出的贡献。目前,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总计藏品6996件,包含大量文物古籍、机器、实物及唐卡、国画、油画原作等藏品。展厅分印刷展示馆、映美术馆、龟兹壁画馆三大馆。其中龟兹壁画馆展出的1:1等比例高仿作品“克孜尔第17窟、克孜尔新1窟、克孜尔第十四窟”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与人文欣赏价值。双方合作后,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加挂“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印刷分馆”,在展览、研究、文创等项目开展合作,共享博物馆文史资料档案,共同推动博物馆标准化管理,加强馆际学术交流。杨浦区区委书记谢坚钢表示,今年2月17日,杨浦区保障博物馆项目成为全区第一个复工复产的工程。下一步,杨浦将以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封顶为新起点,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力推动后期建设各项工作,确保2021年下半年建成开馆,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表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是上海市文化改革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历经多年筹建,迎来建筑结构封顶,不仅是博物馆工程建设的重要节点,也是上海出版、上海文化建设的重要时刻。
近年来,上海文化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大歌剧院等重大文化项目纷纷落地。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由杨浦区负责建设、建成后产权移交,市委宣传部负责布展、运营,为上海文化资源配置和供给探索了一条新路,成为市区两级联手共同推进重大文化项目的典型案例。
上文来源:上观新闻
文博+美院专业背景 淘艺数据客服:in_museum